昵昵儿女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04章,古代幼崽种田日常+番外,昵昵儿女,QT小说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这凤阳镇叫书坊,人家幽州城叫“经籍铺”,上头牌匾高高挂着“鸿运楼”三字。

兄弟俩一进来就闻到满屋墨水香,无数文集错落摆在高而深黑的排排书架子上。

不少身着青袍的学子捧着书,如饥似渴地碎碎念着,还有不少人蹲在地方奋笔疾书,瞧着应当是卖不起书便想抄写下来。

书童来迎,先是作揖:“两位学子要什么书?”

“可有马之霖先生所著的《康盛四十五年江陵会元集注》的墨程?”

“有的,学子随我来。”

书童踩上长凳,踮脚从上头拿来油纸封住的书:“这套就是。”

小书童麻溜用裁刀将油纸裁开,将书籍呈给他瞧:“您瞧瞧是不是这本?”

魏承翻过几页,点头道:“是这本书。”

这本书也是他从那位大人物给的书中知晓的,没成想能这么轻易得到这本墨程。

跟在后头的罐罐看到密密麻麻的书本就打个哈欠,东看西看后又百无聊赖的挠挠小脸。

魏承指了指旁边的桌子,笑道:“那头能坐着,你去歇歇脚。”

跟着的书童忙道:“茶水不收铜板,小学子口渴请随我来。”

罐罐有点不好意思:“好,那罐罐在那儿等着哥哥。”

魏承又看了圈,路过那些学子时见着他们不少人都捧着同一本书看,跪蹲在地上抄书的人看得也是那本书。

小书童应当是看出魏承的疑惑,小声道:“这本书贵些,要三两银子一本,这本书眼下可就剩一本,过段日子再高的价钱也买不到了。”

魏承好奇:“这是为何?”

小书童左右瞧了瞧:“这书是知府大人三年前所著自传,里头有不少大人的散文文章。”

魏承会意,县试过后便是府试,若是能知晓这知府大人喜好也能规避些,不过三两银子一本书,这不是抢银子么?

他只道:“囊中羞涩,等在下攒攒银钱再来拜读大人名作。”

小书童也不强求,还劝道:“抄书只要一两银子,学子若是有闲也可以来楼中抄书。”

魏承点了点头,再无多言。

这一趟是真没白来,魏承还在犄角旮旯寻摸到两本难见的墨程,真算是意外之喜。

他细致将科考文集看过,又问道:“可有农书?”

“农书?没有,一本也没有。”

小书童摇摇头,还笑了笑:“咱们这儿怎么能有农书呢?来鸿运楼寻书的都是学子和夫子,这农书应该是给乡下村户看的?乡下村户连字都不识得几个怎么能看懂农书呢?”

魏承想道农书不是给百姓看的,而是给当地里正和县令看的,只有这些人先看懂了,才能教会贫苦百姓如何饲养牲畜,又如何丰渠治田……

凤阳镇没有农书也就算了,连幽州城都没有一本农书?

魏承心里有些失望。

他又买下几捆难见的好纸和一些笔墨,留着自个儿用些,再送给徽林私塾的学子们些,师兄弟们都知晓他来了幽州城,也应当给他们带回点东西。

最后交了一两银钱。

他回去寻罐罐时,就见着罐罐小手撑着脑瓜,坐在椅子上呼呼大睡起来。

“罐罐?”

“哥哥。”

罐罐猛然惊醒,揉揉眼睛:“你想要的书可都买齐全了?”

“买齐了。”魏承没说农书的事。

罐罐一起来就哎呦一声又坐回去:“哥哥,有密密麻麻的针在缝罐罐的脚丫!”

“别站起来,越动弹越疼。”

这两年罐罐越长大越爱抽筋,常常在半夜发作,魏承将书本放在桌上,微微弯腰:“来,哥哥背你回去。”

罐罐的小脸有点红:“罐罐都不是小宝宝了,不是小宝宝还教哥哥背,会被人笑话呢。”

魏承笑道:“这是幽州城,又不是凤阳镇,谁都不认识你,他们笑话你又如何?”

“就等哥哥这句话呐!”

罐罐单脚扑到哥哥背上,肉乎脸蛋蹭蹭哥哥的脖子:“哥哥最好啦!”

魏承慢慢起身,不忘拿着重金买来的书本,淡笑道:“走吧,咱们也该回了。”

夕阳西下,不久前还热闹的街面渐渐安静下来,倒是福人居一带的酒楼青楼更添喧哗。

“哥哥呀。”

“嗯?”

罐罐偷笑一声:“其实刚刚路过胭脂铺时,罐罐脚上的针就跑光啦!”

“没事。”

魏承轻笑道:“哥哥愿意背你。”

罐罐欢呼一声,甚为高兴:“罐罐也愿意让哥哥背,让哥哥背一辈子!”

这条街离着他们住的宅子不远,拐过今儿卖羊肉的肉市就能到家,罐罐伸着脖子往前望了望:“哥哥,你看左面。”

魏承转眼望去,就见着一位破布烂衫的年轻夫郎正带着两个半大小子在那烂菜叶和杂物的土堆里寻摸东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它小说相关阅读More+

盛渡(nph)

锦官

美丝阿姨

通房丫鬟死遁后,世子爷疯了

折春一枝

和离后,他们都想娶我

色色小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