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灵宇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62章,锦衣夜带刀,元灵宇,QT小说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谢翊之一惊,下意识地看向元也,元也忍不住问道:“为何这么说?”
李观镜没有回答,而是继续问道:“出什么事了?”
谢翊之顾忌着李观镜的病体,支吾道:“这个……”
“你不愿说,那就让我猜猜看罢。”李观镜看向院门,知道陈珂是不会回来了,“我离开钱塘时,卫郎中等人还住在郡王府里,但如今竹言来了,却没有与他们会合,说明郡王府不能住了,大家都搬去了刺史府。昨日陈珂去会稽传消息,说好连夜赶回,却到现在也不见人,想必此时会稽已经布下罗网等着我。既如此,钱塘发生何事也就不难猜了——是不是沈家村一案找到了幕后真凶,而这个真凶,就是郡王府?”
谢翊之目瞪口呆,过了好一会儿,才干巴巴地承认道:“确……确实有传闻说,余杭郡王府昧下了工银,还说你……说你……”
“说我畏罪潜逃,是么?”
“嗯……不过我们知道不是这样,杜三哥肯定也不会信!”
李观镜回过头,淡淡道:“我要回去。”
“你疯啦?”元也快步走下台阶,喝道,“就你这身子骨,在这当口回去?会死人的知不知道?”
李观镜坚持道:“这盆脏水是冲着阿耶而去,我必须出面,否则岂不是任人诬谤?”
“行,你现在就走罢!”元也抱臂冷笑,“你死了刚好遂他们的意,也不用说什么潜逃了,说你畏罪自杀,到时候郡王更没有辩白的机会了,而且你父母受得了这个打击么?”
谢翊之也劝道:“李公子稍安勿躁,有杜三哥和诸位同僚,想必不会那么容易叫郡王府蒙冤,他们现下搬出来,应当是为了避嫌。”
元也接着道:“对啊,郡王这么大的官,哪有那么容易被诬陷。”
李观镜闭了闭眼,过了好半晌,才轻声道:“怕就怕……这是事实。”
“怎么会,若此事当真是你父亲所为,他怎么会让你来江南?那不是狼入虎……”元也话说到一半,不由顿住,惊道,“老贼婆?”
李观镜反应了一瞬,问道:“你是说太妃么?”
“是她!”王翊之蓦然想起往事,他看向元也,道,“离开王家那天,王爻申曾经说这些年是因为郡王的缘故才饶了我,这句话我一直没有想明白,还道他是气昏了头,可如果真的是因为余杭郡王呢?他一直对你颇为客气,如果只是因为是客人,这说不过去,毕竟他对师父可没什么好脸色,但若是因为他早知你的身份,一切就顺理成章了!”
李观镜不解:“可是我阿耶与王家并无交情,当年找到元也时,因为王家的缘故,他不能派太多人来会稽保护元也。”
“他不是帮郡王,而是在帮太妃,不过他说看在郡王的面上,倒也不是虚话。”谢翊之解释道,“我了解王爻申,他喜欢两头下注,一面帮太妃做尽恶事,一面却又妥善照顾阿也,这样即便东窗事发,太妃倒下了,郡王看在这份恩情上,也会出面保住王家——不过他千算万算,没想到我会撕破脸,所以他那时才会急不可耐地要杀掉我和阿也,用不了不如杀了。”
元也目瞪口呆:“这老狐狸打得一手好算盘!好在他如今半死不活地躺了,不然说不定还是个大麻烦!”
“王歌之知道这里,可是他们到现在还没有反应,看来王叔并未将你我参与其中的事道出。”谢翊之果断道,“不过不能继续住下去了,万一他们查到我们的痕迹,很可能会猜到发生了何事,我们得赶紧搬走!”
元也有些踌躇:“那个杀手认出了我,没道理不告诉王歌之啊。”
“他是长安来的人,并不知道你与王家的关系,况且他所求是我死,而不是郡王府覆灭,所以他不会说出此事的。”李观镜不了解元也和谢翊之的经历,前期听得云里雾里,但是最重要的点他已经明白了——王爻申帮太妃做事,那么王歌之很可能也是太妃的人,所以自己会稽一行恐怕从一开始就是个圈套,那么刺杀自己的人——
尹望泉,你到底是何时倒戈入了太妃麾下?
--------------------
作者有话要说:
王爻申的话见95章~
五天后,一艘小舟在双浦镇外的渡口泊岸,艄公扶着一位病弱的青年出了船篷,一路将那人送到岸上后,才松开了手。青年转过身来,两人对视一瞬,须发尽白的艄公却有着年轻人的清亮双眼,他定定地看着青年,嘴唇微动,低声道:“保重。”
青年垂眸:“放心。”
艄公目送青年登上马车,直到车马出了视野,他才重新上船,横渡钱塘江,往南边行去。
这架马车常行于渡口和城门之间,车夫闭着眼睛也能赶车,一路行得既快又稳,正午刚过,车便来到了钱塘县南城门前。
守卫拦车问道:“车上何人?”
布帘被掀开,露出一张苍白无色的病容,用官话道:“余杭郡王府世子,李观镜。”
守卫猛地睁大眼睛,连忙招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